反洗钱重要法规修订征求意见,哪些变化?——《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修订内容学习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反洗钱集萃 > 【捷软反洗钱】看系列
反洗钱重要法规修订征求意见,哪些变化?——《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修订内容学习

2025 年 7 月 15 日,人民银行官网发布了“关于《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修改和废止部分规章的决定(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该通知对现行两部法规进行修订后征求意见,《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令〔2016〕第3号)和《金融机构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监督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令〔2021〕第3号),废止一部法规《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中国人民银行令〔2006〕第1号)。本次变化是在新《反洗钱法》框架下的制度更迭,并对接反洗钱国际标准,更清晰明确地指导金融机构如何履行反洗钱义务。


本文将《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原法规和修订征求意见稿对比,挖掘重要变化及其背后的意义,以及这些变化对金融机构可能产生的影响。


一、制度修订内容

(一)适用机构范围扩大

原法规中适用的机构范围在修订后有所增加和调整。

  • 基金管理公司→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


  • 保险专业代理公司、保险经纪公司后移到附则;


  • 新增理财公司;


  • 非银行支付机构从附则第二十条前移,突出非银行支付机构在金融交易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 附则中新增网络小额贷款公司;


  • 附则中新增数字人民币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工作,此前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发布的《数字人民币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工作指引》已要求制定运营机构和合作机构上报数字人民币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


(二)增加可疑交易预警处理各环节时限要求


在原有人工分析、识别等要求基础上,增加了对人工分析、识别、确认或排除工作设置合理时限的要求。

强调在人工分析过程中通过客户尽职调查进一步了解风险状况,以及根据客户洗钱风险变化动态调整风险等级,必要时采取相应风险管理措施。



(三)报告抄报方式优化


涉恐等可疑交易报告向所在地中国人民银行或者其分支机构报告的方式从 “以电子形式或书面形式” 改为 “抄报”,表述更加简洁和规范。



(四)恐怖活动名单监测条款删除


原第十八条关于金融机构对恐怖活动组织及恐怖活动人员名单开展实时监测和名单回溯等相关内容被删除。但金融机构仍需继续履行名单监测和回溯义务,法人金融机构洗钱和恐怖融资风险管理指引(试行)》(银反洗发〔2018〕19号)第四十六条仍有相关规

定。


(五)明确系统交易监测范围


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监测系统需要覆盖所有客户及各项金融业务、各个业务办理环节。该条在其他法规中有明确描述,如《法人金融机构洗钱和恐怖融资风险管理指引(试行)》(银反洗发〔2018〕19号)第四十六条规定“法人金融机构应当构建以客户为基本单位的交易监测体系,交易监测范围应当覆盖全部客户和业务领域,包括客户的交易、企图进行的交易及客户身份识别的整个过程”。


(六)资料保存期限延长


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工作记录等资料的保存期限从 5 年延长至 10 年,与新《反洗钱法》保持一致。


(七)新增提供补充信息要求


征求意见稿中新增第二十三条,规定中国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根据需要可要求金融机构提供与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相关的补充信息,金融机构应及时提交。





二、对金融机构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一)制度修订与完善

金融机构需要全面梳理现有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内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首先,根据可疑交易报告规定的细化,根据本机构可疑交易预警规模、人工处理预警的效率等情况,在制度中明确规定可疑交易预警人工分析、识别、确认或排除工作各流程的合理时限标准,以及客户尽职调查、风险等级调整和风险管理措施的具体操作流程。同时,为适应资料保存期限从 5 年延长至 10 年的要求,修订资料保存和管理的相关制度,确保在更长时间内能够完整、准确地保存相关报告和工作记录。



(二)反洗钱系统优化


处理时限设置:在反洗钱系统中增加可疑交易报告人工分析、识别、确认或排除工作各流程的时限的设置功能。通过系统提醒和监控机制,确保工作人员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相应工作,提高可疑交易处理的效率。


系统各模块联动:完善可疑交易处理模块、客户风险评估模块、尽职调查模块,三个模块互相联动。



1、在预警处理时,可以发起尽职调查,可疑交易上报时可以选择调高风险等级的管控措施,并在风险等级模块生成待办任务,同时调整原因需标明;

2、在客户尽职调查时,可以选择调整客户风险等级、上报可疑交易报告等管控措施,并在相应模块生成待办任务;

3、在处理客户风险等级时,可以发起尽职调查任务。

信息采集与整合优化:为满足监管机构对补充信息的要求,优化反洗钱系统的信息采集和整合功能。确保能够从各个业务系统中全面、完整、准确地采集客户身份信息和交易信息,并能够快速整理和报送相关补充信息。


(三)人员培训与能力提升


组织员工开展针对新修订管理办法的培训,使员工熟悉新的监管要求和业务流程。特别是涉及可疑交易报告的人工分析、客户尽职调查等关键环节,通过案例分析、模拟操作等方式,提高员工的风险识别和处理能力。同时,加强对新纳入业务和机构相关知识的培训,确保员工能够有效应对扩大的监管范围。


值得关注的是,根据人民银行公布的2025年规章制定工作计划,今年将有多部法规制定及调整,【捷软反洗钱】将和广大反洗钱从业人员一起持续关注,学习研讨。






欢迎转载,请注明出处,全文转发。保护原创,侵权必究。

关注公众号获取更多优质内容

捷软反洗钱专刊

15611184130

(免长途通话费)

解决方案
金融机构洗钱风险评估解决方案
捷软产品
银行反洗钱
支付机构反洗钱
信托反洗钱
互联网金融反洗钱
房地产反洗钱
反欺诈
大数据征信
联系我们
网 址:www.agilecentury.com
电子邮箱:service@agilecentury_com
传 真:010-82893318转824
企业愿景:发现数据中更多价值!